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动态

我县教育事业逐步走向现代化

来源:香河融媒发布   发布时间:2020/10/30 字号:

       全面小康不仅使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也包括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逐步走向现代化,通过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钳屯镇中心小学

崭新的教学大楼

宽敞明亮的教室

  据了解,新教学楼建筑面积达3800余平方米,共有三层20个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美术活动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已于去年9月1日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设计美观、功能齐全的新运动场也于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绿色的仿真草坪、橙红色的橡胶跑道与主教学楼互相映衬,编织出一幅香河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画卷。
       香河钳屯镇中心小学老教师 王立虎

       我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整整40年,1987年就来到了钳屯乡。当时,钳屯小学还是一所完全小学,辐射5个村,那时有1-6年级12个班,还仅仅是两排平房,一排朝南,一排倒座,不过60来间房,与中学共用操场。

       去年,我校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室宽敞明亮,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安装了空调;校园硬化绿化,学校厕所也改建成水冲式厕所,干净卫生;学校塑胶操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的变化,让如今的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近年来,我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约6.5亿元,扎实推进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90余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县域内70余所学校改造、扩建、翻建等工程,45所学校运动场改造,71所学校“气代煤”“电代煤”工程,27所学校锅炉低氮化改造等65项重点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教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同时,在硬件投入上优先保障薄弱学校,加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香河县第一中学

  如今漂亮的新校园不仅成为了我县标志性建筑之一,这里的教学成绩更是喜报连连,在今年的全国高考中,香河一中位居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我县强大师资力量的支撑。

       在大力改善育人环境的同时,我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培训与培养、考核与评优、鼓励与关怀并进的原则,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不仅如此,我县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新教师农村支教等方式,进一步缩小了校际间、城乡间师资水平差距,有效缓解了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问题,推动师资力量均衡合理配置。
       多年以来,我县教育事业一直秉承“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理念,全力破除阻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先后高标准通过河北省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河北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和廊坊市政府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0项,省级奖励34项,市级奖励129项,走出了一条切合香河实际、具有香河特色的教育振兴之路。

       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姜建明

       这些年来,在振兴教育过程中,香河一直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和幼儿园提升工程,加大教育技术装备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动态补充、交流、培训等机制,以政策优势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全面落实教育资助、营养餐改善、校内课后服务等惠民政策,努力顺应群众期盼,让香河学子享受更加普惠、优质、公平的教育。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全面小康,需要优质教育的强劲支撑。

  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我县教育事业乘着均衡发展的东风,承载着人民的小康梦想不断向高位推进,多项工作位居全市先进行列,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优质教育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也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