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廊坊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村级组织体系建设
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实现“一人兼”。实施“两考三评一定”绩效考核,100余个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组织书记受到省市“一先双优”表彰,2名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激发了村干部干事热情。二是建强基层工作服务队伍。配齐配强职业化社区工作者,完善薪酬体系和激励措施,在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培养、选派一批高素质党建指导员。3598名网格管理员深入基层,延伸服务触角,累计办理群众事项1.2万件。三是实施基层党组织阵地提升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0多个,各村组织活动场所使用面积均达到100平米以上;23个社区党群综合服务场所面积均已达到500平米以上,并建设5个1000平米以上党建示范社区。
二、关于推进法治和德治乡村建设
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一是加强法律宣传服务,组织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利用“香河普法”微信平台、广告屏、微电影、法治主题公园、宣传展板等形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安全法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选树“法律明白人”768名。二是助推乡镇执法体系改革。开展了乡镇改革行政执法事项专题培训,编制了乡镇行政处罚事项培训清单,对各镇(社区办)承担下放行政处罚事项职责的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促进了乡镇综合执法水平的规范提升。三是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蒋辛屯镇三百户村、安头屯镇小青庄务村、五百户镇五百户村、钳屯镇尚店村、安平镇王家摆村被评为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深入推进德治乡村建设。一是培育乡风文明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涌现出20多户省市“十佳”美丽庭院、“百优”美丽庭院。扶持帮助村街组建各具特色的业余活动队伍,全县已建成27个群众文化辅导基地,常年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农民3万余人。二是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县级以上文明镇全覆盖,县级以上文明村覆盖率达到65%。安平镇的堡上村、渠口镇的小圈村双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三是深入引导移风易俗。全面开展农村“十个一”建设,指导村开设道德讲堂、成立红白理事会。如安平镇深入引导各村街“两委”和红白理事会严格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加强对婚丧事宜的参与和管控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新风尚。
三、关于培育优秀人才
一是强化高素质人才引育。出台《关于深入实施“聚才兴香”战略在扎实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公开选拔27名县管优秀专家和县域特色人才及23名青年拔尖人才,7人获评廊坊市农村青年拔尖人才,每年评选农村致富领富带头人10人。二是稳定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先后面向全国招聘中小学教师319名,大张旗鼓表彰农村教师,优先选派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将农村任教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并严格落实满二十五年农村教师晋升职称的政策,促进教师队伍稳定。三是加强卫生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建立起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在乡镇卫生院举办院前急救、中医适宜技术等各类培训班。每千服务人口设置1个乡村医生岗位,并为符合年龄要求的乡村医生缴纳社保、发放补贴。四是加强农村人才培训锻炼。组织全县300名村街书记开展“素质提升”培训,安排全县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举办全县村(社区)党务、村(居)务工作“擂台赛”,让村街书记更直观地认识到差距,激发学习热情。开展“万民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60人以上。
四、关于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筑牢乡村治理根基。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农村道路、农村厕所改造、农村绿化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2022年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二是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投入,增强乡村治理保障。将各村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精神文明等运行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21年县财政安排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八千余万元,发挥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大效应。三是开展灵活多样的慰问活动,引导村民弘扬正能量。大力引导各村街依托重大节日、志愿服务活动等,以集体投入、捐资捐助、奉献爱心等投入形式,给予特殊人群关心关爱。如渠口镇西魏各庄村组织开展“感恩慰问老母亲,志愿服务暖人心”系列活动。党员代表为村内17位80岁以上的老母亲送上康乃馨,爱心企业家为每位老母亲送上爱心红包。
五、关于强化宣传教育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发挥镇村综合文化服务站、农家书屋的文化阵地作用,通过道德讲堂、农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共建共享。精心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绘制美观大方的宣传文化墙,开展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已累计评选道德模范120多名,凝聚了向上向善的力量。二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从全县各村街“两委”干部、老党员、大学生村官、妇女代表等人员中择优选聘新时代基层宣讲员300多名,宣传传统文化、移风易俗等。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镇村全覆盖,志愿者深入村街社区,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文化传承、助残助老、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传承好家风、文明家庭”创建,开展“最美家庭”、“公民道德大讲堂”、 “诗词之乡”等主题活动。如渠口镇小圈村在村民中心设立善行功德榜,将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及好媳妇、好公婆等先进典型在功德榜上进行展示,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六、关于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推动。组织召开全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会议,先后印发相关文件10余个,全县300个村全部建立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村干部“两考三评一定”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全面压实镇村两级责任。二是引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集体经济典型。先后培育了蒋辛屯镇北李庄、三百户等7个中省扶持村和钳屯、蒋辛屯2个市级集体经济示范区,今年重点打造刘宋镇省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区。大力支持“村企合作”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如蒋辛屯镇北李庄村结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引导村民盘活闲置宅基地,统一打包给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民宿,北李庄仅靠民宿产业集体就增收8万元,村民连续两年分红40万元。
七、关于积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一是建设“四好农村路”。全县农村公路共建成597条,总里程940多公里,初步形成县镇相通、村街相连的路网格局。建设了县道香北线、乡道香武线、村道大香线等一批“美丽农村路”,并以路为纽带将26个美丽乡村重点村连线成片。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蒋辛屯镇、刘宋镇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累计建成22万亩,大力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设施蔬菜标准园、新型农业产业园、特色种植园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畜牧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9%以上。三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逐镇逐村明确了乡镇政府责任人、水利行业监管责任人和饮水工程管护责任人;落实改水降氟,投入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60万元,为20个饮用水氟含量超标村街安装小型降氟设备20台。
八、关于探索创新技术强化智能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运用智能技术,大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实施“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自主研发了“香河县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积极打造“群众说事”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和“干部解题”信息网络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同步解决问题模式,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0余起,解决各类事件9000多件。二是强化便民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依托县便民服务中心和各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县级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一窗通办”综合受理专区,全面收件受理全局206项审批事项。淑阳镇综合服务中心198项服务事项中93项已开通网办功能;村综合服务站37项服务事项中19项已开通网办功能,切实提高了基层政务服务效率。三是强化乡村信息共享,助推产业发展。大力开展智慧城镇建设,蒋辛屯镇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乡村旅游,打造北李庄村数字乡村示范点,建成李家大院全景照片拍照设施、数字地图、数字图书馆等,成为乡村旅游新风向标。
下一步,我县将深化便民服务、深化党建引领、深化协调联动,继续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机制深入发展,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的乡村服务水平和基层管理能力,持续打造繁荣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香河县人民政府
2022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