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助企纾困

关于扎实稳住全县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来源:香河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2/08/03 字号:

关于扎实稳住全县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以赴稳经济、保增长,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现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全面落实财税政策

  1.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在落实已出台的制造业等6个行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基础上,对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抓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并加大帮扶力度,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持续做好增量留抵退税工作。加强退税风险防范,依法严惩偷税、骗税等行为。(县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2.对部分市场主体实施增值税减负。2022年度内,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分别加计10%、15%,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免征公交客运、道路客运、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单位增值税。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县税务局负责)

  3.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信息共享、资格认定、日常服务、项目鉴定等方面细化落实举措,加强培训辅导,分类做好政策解读,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红利,最大限度释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应。(县税务局、科工局、财政局、发改局负责)

  4.落实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政策。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县税务局负责)

  5.实施“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50%的税额减征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县税务局负责)

  6.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尽快将资金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尽可能的缩短下达时间,确保快支、快使用、快见效。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要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县财政局负责)

  7.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办理立项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手续,落实建设条件,使国家审核通过的储备项目尽快转化为实施项目。同时,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力争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鼓励将专项债券按规定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县财政局、发改局、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8.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零售、餐饮、住宿、旅游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及时履行代偿义务,推动金融机构尽快放贷,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鼓励支持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降低融资门槛。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县财政局、科工局、银保监组、金融办负责)

  9.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4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且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质量标准,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2022年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要给予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企业合同规模。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货物和服务项目由6%—10%提高至10%—20%。(县财政局负责)

  10.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1%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11.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因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3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阶段性实施到2022年底。在对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3项社保费政策的基础上,对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扩大实施缓缴政策,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阶段性延长到2022年底。(县人社局、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12.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裁员率不高于20%的参保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从30%提高至50%,对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高至90%。(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二、用足用好货币金融支持

  13.持续优化信贷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缓解受疫情影响企业信贷压力。(县人行、金融办负责)

  14.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2022年底。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鼓励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延期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15.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发挥好支持普惠小微的市场化工具引导作用,对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困难行业的倾斜力度。加大对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产业贷款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市场主体按正常续贷业务办理,保持合理流动性。(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16.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督促指导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17.用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者,贷款额度不超过20万元;合伙创业和组织创业,人均贷款额度不超过22万元,总额度不超过13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上限为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加150个基点,其中,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减150个基点以下部分由借款人和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财政给予贴息。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条件、提高贷款额度上限,由此额外产生的贴息资金支出由财政负担。(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18.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鼓励保险公司等发挥中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对水利、公路、市政、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19.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作用。结合我县实际,加快推动香河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投资运作,加强与各级投资平台和民间投资机构合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全县产业发展。(县财政局、发改局、科工局、金融办负责)

  20.推动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最低首付比例政策执行标准为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20%,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30%;落实好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参考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要求。合理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贷款需求。(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三、发挥投资关键拉动作用

  21.加快推进水利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北运河香河段生态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实施南水北调北三县供水工程,启动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工程前期工作,做好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储备。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清单,加强组织实施、协调推动,优化工作流程,切实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县水务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局负责)

  22.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京唐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高铁站前广场综合体项目建设,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提供有力支撑。优化提升全县路网布局,加快安石路、通宝路等跨界道路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国道G230通武线建设工程,计划修建连村道路30公里,改造危桥16座,满足群众出行需求,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县交通局、支油支铁办公室负责)

  23.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服务。对建筑工地除存在重大质量、安全、环境风险隐患拒不整改或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项目外,一律不责令停止施工或停业整顿,切实保证项目正常施工。公安机关成立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实行“一项目一民警”联络机制,维护重大项目周边治安秩序。(县住建局、公安局负责)

  24.稳定和扩大民投资。实施常态化推介民间投资项目机制,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定期推出一批对民间资本有吸引力的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市政、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动列入县“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实施,在公共服务领域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项目。支持攻关突破关键基础产品和技术,在供应链产业链招投标项目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攻关。推动域内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县发改局、交通局、住建局、科工局负责)

  25.深化审批制度创新。大力推广社会投资新建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经验做法,通过推行“标准地”出让、工程设计方案预审、模拟审批等举措,优化社会投资新建产业项目审批流程。(县审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

  26.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滚动推进。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策划生成程序,加强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储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推动形成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储备机制和良性循环,切实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县发改局负责)

  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27.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迁入限制,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家用新车促销和汽车下乡、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汽车促消费活动,加强城镇停车设施和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家电销售企业推出惠民让利促消费活动,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的让利力度,推动我县家电升级换代。采取企业让利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的激励政策,开展家电消费券专场或活动,支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县发改局、财政局、交通局、公安局负责)

  28.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开展“促销费、惠民生”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县财政全年投入资金500万元,引导商超、个体经商户采取多种形式让利促销,激发消费热情、提振消费信心。依托县域旅游资源,向全县居民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卡(券)。(县发改局、文广旅局、财政局负责)

  29.积极推进全国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全面开展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镇级商贸中心改造,以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三点一线”为重点,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加快推动县域商业网点设施、功能业态、市场主体、消费环境、安全水平等的改造升级。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推进农村电商和物流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改善县域消费环境。(县发改局负责)

  五、保障粮食能源安全

  30.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在前期已发放农资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农资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巩固现有扶持政策,统筹利用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政策资金,一体化支持粮食生产。积极落实中央财政支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资金政策,确保完成省市下达我县种植面积任务。严格落实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收购,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31.建立健全电力供应保障协调机制。坚守“四保”底线,加快推进淑阳镇220千伏变电站主变改扩建工程,切实保障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工业企业等用电需求,进一步细化执行策略,灵活应对不同有序用电缺口。(县供电公司负责)

  32.抓紧推动实施能源项目。扎实推进华电香河燃机热点联产项目建设,确保如期投产。有序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建设,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13万千瓦时以上。(县发改局、经开区负责)

  六、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3.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全面落实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延长,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研究出台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补贴政策。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行业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政府定价和经营者价格收费行为,对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清单制管理。进一步落实转供电环节价格政策,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落实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政策。在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支票、汇票、本票等非现金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工程质量等保证金,鼓励招标人对中小微企业投标人免除投标担保。(县发改局、住建局、财政局、审批局、市场监管局、供电公司负责)

  34.阶段性免除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赁房屋、土地属县城投公司管理资产的,2022年普遍减免3个月租金。对2022年租期分属不同承租人的,根据不同承租人实际租期按比例减免。对于转租、分租上述房屋的,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减租政策有效传导至实际承租人;对于所属股权多元化子企业,应积极沟通协调,争取中小股东理解支持,在规范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尽快减免租金。统筹各类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2022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减免房屋租金的出租人,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县财信公司、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35.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2022年继续执行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落实中央和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要求,按要求开展补贴资金清算工作。(县发改局、文广旅局、财政局、科工局负责)

  36.促进企业更快复工达产。落实属地责任,发生疫情实行封控措施前,提前通知并指导辖区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人员安置、物料运输等生产要素储备,进行闭环生产,最大限度保障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将处于产业链关键节点的中小微企业纳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重点加强对企业人员到厂难、物料运输难等阻碍复工达产突出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行业支柱企业、产业链“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保障其在环保达标条件下不停产不限产。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回应和解决问题的服务机制,及时解答和处理企业复工达产中的具体问题。(县发改局、交通局、科工局、生态环境局负责)

  37.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打赢经济增长翻身战。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新认定的省级众创空间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新认定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补;对新入统工业企业每家给予10万元的奖补;对我县民营实体企业中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贡献前10大户企业进行奖励,1-3名奖励50万元、4-6名奖励30万元、7-10名奖励20万元;对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的民营企业,按照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予以扶持,有效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县科工局、财政局负责)

  38.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严格落实查验不劝返、检测不等待、核酸不重检、政策不加码等通行管控措施,坚决防止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擅自关停问题发生,对邮件、快递分拨中心、营业点应开尽开。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复核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同行。严格落实货车通行政策,对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全面取消,对来自或进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货运车辆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深入开展关心关爱货车司机行动,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客货运司机、快递员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视同本地居民纳入检测范围、享受同等政策,所需费用由县财政予以保障。及时了解跨区作业农机信息,确保农机装备跨区转运便捷通行,坚决防止擅自设卡拦截、随意阻路断村等行为,全力保障农作物收种。(县公安局、交通局、卫健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39.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加强顶层设计,聘请国内顶级具有实操经验的专业机构,开展全面深入调研,编制《香河县商贸物流产业总体发展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县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定位和实施路径。优选一批龙头项目重点培育,抓紧纳入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申报国家、省、市重点项目。谋划在渠口镇布局环首都商贸物流保障枢纽,承接区域生产、生活物资流通保障功能,协同通州区共建对接“三空、两海、一陆”的国际陆港枢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支持韵达(京津冀)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发展,加快乐歌香河智能综合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筹备产业投资基金,编制申报专项债。加大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密度,推进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建设。对物流企业自有(包括自用或出租)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县发改局、交通局、税务局负责)

  40.完善环境保护支持措施。落实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制度,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半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实施“零罚款”生态环境执法,2022年三季度,生态环境执法采取告知、提醒、帮扶方式,除恶意违法情况外,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不得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做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非故意不罚。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2022年三季度,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实施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开展问题整改。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保障各类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县生态环境局负责)

  七、着力稳定外资外贸

  41.加强对外招商。聚焦文化旅游、智能制造、智慧家居、智慧健康、数字科技、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谋划引进一批优质外资项目,持续跟踪做好服务。落实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资企业按照外方实缴注册资本和实际到位外资不超过2%的比例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境外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工业设计等领域企业,按照“一企一议”给予资金支持。(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42.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紧紧围绕“1+3+2”产业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创赢未来•如意香河”招商推介会各项筹备工作,主动宣传推介,寻求合作机遇。对重点利用外资项目实施台账清单管理,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报晾晒,力促主要外商投资项目落地。落实外商投资奖励政策,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资企业争取省市资金奖励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商协会联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商协会联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利用贸促资源优势,为企业搭建务实高效的经贸平台。(县发改局负责)

  43.落实境外重点人员疫情防控指引,便利外商来香。为外资企业派驻香河的外籍员工及家属、开展重要商务活动的全球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外贸企业重要海外客户办理来华邀请函和出入境手续提供便利。(县外办、公安局负责)

  八、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44.实施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实施时限暂定至2022年底。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实施时限暂定至2022年底。新购首套和改善型住房的缴存人可提取本人及其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夫妻双方累计提取总额不超过实际购房支出。(县公积金、财政局、人行负责)

  45.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规定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扩岗补助和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底,不重复享受。对灵活就业、办理就业登记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2年、最高不超过其实际缴费2/3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46.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缓解因物价上涨对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救助补助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做好需要救助保障的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对临时生活困难群众给予针对性帮扶。在疫情防控中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做好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加大产销衔接。压实政府储备,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防交通、建筑、燃气等方面安全事故,抓好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防汛抗旱等工作,开展自建房安全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发改局、民政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负责)

  本政策措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具体措施明确执行期限的,从其规定)。国家、省、市有相关规定的,从其规定。

  关于稳住经济的二十八条财政政策措施

  

  1.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对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县税务局、财政局、人行负责)

  2.抓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并加大帮扶力度,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6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县税务局、财政局、人行负责)

  3.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行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对一、点对点加强办税辅导,优化电子税务局、“掌上办税”、无纸化办税等渠道和措施,优质高效办理留抵退税。加强退税风险防范,依法严惩偷税、骗税行为。(县税务局、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4.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信息共享、资格认定、日常服务、项目鉴定等方面细化落实措施,最大限度释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应。加强培训辅导、广泛宣传报道,通过新闻或网络报道、信息推送等形式,分类做好政策解读,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红利。(县税务局、科工局、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5.落实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县税务局、财政局负责)

  二、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6.加快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支出进度,尽快将资金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尽可能的缩短下达时间,确保快支、快使用、快见效。(县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7.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也要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县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三、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

  8.加快专项债券资金拨付使用,推进项目加快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县财政局、发改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9.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在前期确定的交通、农林水利等9大领域基础上,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抓紧储备一批新项目。(县发改局、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10.鼓励将专项债券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指导相关部门积极梳理储备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抓住政策窗口期,申报专项债券,用于重大项目资本金。(县财政局、发改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四、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

  11.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及时履行代偿义务,推动金融机构定向放贷,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县财政局、金融办、科工局负责)

  12.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对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机构给予保费补贴,财政补贴后的综合担保费率不超过3%。(县金融办、财政局、科工局负责)

  13.发挥政府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作用,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将年化担保费率控制在0.8%以内;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成员,阶段性给予担保贷款额2.5%的贴息贴费,对重点农业行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实行担保费减免。(县财政局、金融办、科工局负责)

  五、完善政府采购支持政策

  14.落实政府采购货物服务项目预留中小企业份额30%以上的要求,采取项目整体预留、合理预留采购包、要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要求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分包等方式,将适宜由中小企业承担的部分预留给中小企业。(县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15.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4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质量标准,2022年下半年该部分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由30%提高至40%。(县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16.提高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未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货物和服务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由6%—10%提高至10%—20%。(县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六、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

  17.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因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养老、工伤、失业3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实施到2022年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县人社局、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18.在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政策的基础上,将缓缴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养老保险缓缴期限到2022年底。(县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局、税务局负责)

  七、加大稳岗支持力度

  19.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的参保失业保险的企业,30人(含)以下裁员率不高于20%的参保企业,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2021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90%返还,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底。(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20.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等“六类主体”,按每名参保职工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21.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1.5%阶段性降低至1%的政策,由2022年4月底延续实施到2023年4月底。(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八、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

  22.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规定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扩岗补助和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底,不重复享受。(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23.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初次创业社保补贴等政策,对灵活就业、办理就业登记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2年、最高不超过其实际缴费2/3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九、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24.落实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民生保障功能,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根据当地房租水平和合理租住面积,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支持缴存人按需提取,更好地满足缴存人支付房租的实际需要。上述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期限暂定至2022年底。新购首套和改善型住房的缴存人,可提取本人及其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夫妻双方累计提取总额不超过实际购房支出。(县公积金、财政局、人行负责)

  25.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统筹安排省级下达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合理分配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障农业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县财政局负责)

  26.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27.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县发改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负责)

  28.用好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压实政府责任,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县民政局、财政局负责)

  关于稳定经济十条货币金融政策措施

  一、全力以赴保持信贷规模稳定增长

  强化考核激励约束,引导金融机构稳存量扩增量,深入挖掘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全县信贷规模增长的稳定性。通过MPA激励考核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盘活存量,优化信贷投向提升增量,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用足用好再贷款额度资金,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涉农、民营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优惠利率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办理民营小微、绿色、科创、抗疫票据再贴现“直通车”业务,提升“直通车”白名单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抓紧落实各类专项再贷款及支持工具,运用央行低成本资金撬动我县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领域信贷投放。(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二、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

  对于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人群存量贷款,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如客户提出延期申请,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或调整还款计划。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对延期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三、加强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信贷投放

  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的要求,对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产业贷款投放。鼓励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行“三农”、小微、绿色、双创等专项金融债券,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加快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强化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不断扩大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规模,确保2022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本机构各项贷款增速,推动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四、满足稳投资和促消费融资需求

  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合力,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工作,引导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重点围绕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融资需求,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县农发行要充分发挥中长期资金期限长、利率水平低等特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稳步扩大消费类贷款规模,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产品市场,支持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加快发展。(县人行、银保监组、金融办、发改局、财政局、交通局、水务局、文广旅局负责)

  五、抓好粮食生产金融服务

  积极对接重点种业融资需求,加大对种业龙头企业和种业产业园区的金融资源投入。县农发行要发挥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粮食市场化收购,主动对接粮食收购加工金融需求。(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六、做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金融服务

  积极对接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融资需求,运用科技创新、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及物流配送企业。精准支持香河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创新丰富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存货、仓单等动产抵质押融资业务,推广应用中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扩大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县人行、银保监组、金融办、发改局、科工局、交通局负责)

  七、加大就业创业金融支持力度

  对能够保证员工就业相对稳定的中小微企业,在贷款存量平稳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融资需求适度加大信贷投放。支持自主创业,在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20万元、小微企业担保贷款最高300万元基础上,县财力可承担的条件下可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条件、提高贷款额度上限,由此额外产生的贴息资金支出由县财政负担。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除和本金延期政策。(县人行、银保监组、财政局、人社局负责)

  八、推动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

  对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加大投放力度,及时满足融资需求。最低首付比例政策执行标准为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20%,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30%;落实好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参考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要求。合理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贷款需求。加大对建筑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力度。(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九、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

  优化企业上市前激励政策,培育辅导符合条件企业上市融资,聚焦企业上市遇到的困难,全力协调解决。进一步推进辖区企业规范上市,健全辅导备案、辅导信息审阅、辅导验收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资本市场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浓厚氛围。(县金融办、人行负责)

  十、提升稳外贸稳外资金融服务水平

  指导外汇指定银行宣传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具备审核交易电子信息条件的贸易新业态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支持境内机构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银行围绕实体经济需求,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服务,通过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规避汇率风险。(县人行负责)

  关于稳投资的七条政策措施

  一、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方向,超前谋划一批网络型、数字型、城市、农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聚焦“1+3+2”产业发展定位,全面摸清现有企业投资需求,结合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积极培育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头部企业,谋划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现代商贸服务、智慧家居等高质量投资项目;聚焦城市更新、县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谋划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补短板惠民生项目,动态完善谋划项目清单,将年度投资计划全部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县发改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二、全面提高审批效率。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项目联席会议作用,强化项目服务,推进项目“拿地即开工”。落实项目包联,点对点为项目提供“保姆式”代办审批服务。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业审慎监管等风险等级和纠错成本较低的政务服务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明确承诺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细化办事承诺方式和承诺事项监管细则,并向社会公布。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事项名称、主要申请材料和可容缺受理的材料。(县发改局、审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负责)

  三、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凡纳入环保正面清单的重点项目,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实行全过程“不停工、不检查、不打扰”。切实优化项目用能配置。落实“十四五”能耗双控指标,优化能源配置,推动能源要素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益高的产业和项目倾斜。对能耗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25年预期值)的新建项目(“两高”项目除外),不受能耗增量指标限制;对能耗强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5年预期值)的新建项目,需实行能源、煤炭消费等(减)量替代。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力争纳入国家能耗单列或省级能耗单列。(县生态环境局、发改局负责)

  四、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精准对接国家扩大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及早做好新型基础设施等新增领域专项债券项目筛选申报工作。加大中央和省、市资金争取力度,确保全年争取上级资金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五、保障项目顺利施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保障工地用料和物资,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利用空闲场地统筹建立砂石料储备场库和混凝土供应站,满足域内建设工地20日以上用料需求。确保在疫情发生和外采建筑用料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及时保障工地用料需求。(县住建局、交通局负责)

  六、保障货运物流通畅。严格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坚持“保安全、保供应”并重,政策不加码,开辟“绿色通道”满足建筑用料。加强路网监测调度,及时解决路网阻断堵塞等问题,确保交通主干线畅通,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畅通。(县住建局、交通局、公安局负责)

  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准入,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外,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积极申报项目。鼓励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将回收资金按规定用于再投资。积极向民间资本推出优质项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县审批局、发改局、财政局、金融办负责)

  关于促消费的十一条措施

  一、扩大汽车及油品消费。积极争取省、市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提升汽车消费的引导带动作用。利用“国庆”“双十一”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家用新车促销、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汽车下乡等主题活动,通过购车抽奖、赠送加油卡等方式对城乡居民汽车消费给予补贴,积极促进汽车消费。依法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活动,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助力提振汽车消费潜力。加强成品油行业规范化管理,支持成品油企业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丰富销售业态,壮大油品业务,拓展非油品业务。(县发改局、科工局、财政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负责)

  二、稳住家电家居商品消费。倡导绿色消费,争取上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以我县大型家电销售企业为平台,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购家电分期免首付、免手续费等促销活动,引导市场扩大以旧换新家电品种,加强对新技术产品的推广,激发居民消费活力。立足特色产业,举办展销活动,提升全县各类家具城、建材城服务水平,鼓励消费者更换、新购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促进家具家装消费。加快发展长租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性住房供给,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县发改局、财政局、科工局、住建局、经开区负责)

  三、提振餐饮消费。持续打造“香河肉饼”等特色品牌,促进大众消费,进一步夯实餐饮业促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组织餐饮企业开展消费满减、折扣优惠、会员消费等主体促消费活动,引导行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扩大网络经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餐饮行业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开展绿色饭店和钻石酒店评选活动。(县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负责)

  四、拓展文化旅游消费。面向京津丰富文旅产品,组织参加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发放文化惠民券,举办文旅促销活动,加强特色非遗和文创商品的宣传和销售。增加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开展乡村游系列活动,加强整体宣传推介和包装设计,推介一批休闲农业景点线路,促进乡村消费。(县文广旅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五、推动体育消费。依托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体育+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开发越野、徒步、骑行、水上等健身休闲运动产品,谋划打造运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具有运河风情的文化体育旅游区和现代乡村运动休闲度假区,以更美环境更好服务,激活潜在的消费市场。推进传统运动空间向体育消费空间转换,通过举办全民健身休闲系列活动,为全县人民提供品类丰富的体育服务供给,拉动全县体育消费。(县教体局、文广旅局负责)

  六、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配合省、市做好“幸福河北欢乐购”的组织工作,根据我县实际,通过“政企对接”“银企对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促消费、惠民生”系列活动,安排500万元财政资金发放电子消费券,结合商家让利促销活动,激发消费者购物热情,营造浓厚消费氛围。(县发改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负责)

  七、完善城市消费基础设施。一是争取省级、市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健全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早餐店等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支持改造提升一批便民市场(菜市场、农贸市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二是积极争取省级、市级农贸(菜)市场提档升级专项资金,选择经营面积较大、基础较好的农贸(菜)市场,通过新建改造、提档升级,进一步拓展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品质。三是高质量推进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建设。(县发改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执法局、新开社区办、新华社区办负责)

  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全力推进全国商业体系试点县建设,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改造提升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镇级商贸中心,逐步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县域商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县发改局、交通局、供销社、邮政公司、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九、培育电商龙头企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争取电子商务建设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电子商务龙头主体的示范和产业带动作用。坚持培优扶强,推动电子商务创新融合发展。(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十、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面落实上级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的纾困扶持政策,在退税减税降费、降低成本、便利经营等方面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运输等特困行业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保费政策。对符合条件市场主体,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按政策规定发放技能提升补贴、失业补助金;对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参保企业,按规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深入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整治,规范现行转供电环节电价政策,研究特困行业用电支持政策。(县人社局、税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发改局、文广旅局、科工局、市场监管局、供电公司负责)

  十一、强化金融支持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贷资源投放,满足贷款主体融资需求。持续推动金融机构落实降费让利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丰富大宗消费和农村消费金融产品、服务。(县人行、金融办、文广旅局、交通局、科工局、发改局负责)

  关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七条措施

  一、稳外贸政策

  1.加大对外贸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各级外贸发展资金,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鼓励有实力有意愿的外贸企业建设一流的研发设计中心;对企业开展的境外商标注册、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等产生的费用给予支持。(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2.支持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县域内外贸进出口企业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一国一展”、“多国一展”贸易促进活动,组织参加广交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点展会,落实各级外贸发展资金对参展企业展位费给予支持。(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3.支持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完善贸易风险防范机制。鼓励支持外贸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完善贸易风险防范机制。统筹利用各级外贸发展资金,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外贸软件云服务等信息化建设相关费用、资信产品购置费用、保单融资信息等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增强出口企业接单信心。(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4.扩大优质产品进口。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进口贴息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二、稳外资政策

  5.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利用好“对接央企•深耕北京”“创赢未来•如意香河”等招商系列活动,力争新引进一批投资金额大、带动作用强、产业链上下游覆盖面广的重大外资项目。组织召开重点外资企业座谈会,积极对接知名企业的投资动向,推动一批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加大督导力度,推动重大合作项目落实落地。(经开区负责)

  6.强化外资企业服务。健全常态化企业联系服务机制,持续做好重点外资企业包联帮扶,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用地、环保、人员入境等困难问题。用好国家和省外资信息直报平台,了解掌握企业诉求,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更好发展。(经开区负责)

  7.全面落实外资奖励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利用外资奖励支持资金。根据《河北省外商投资企业奖励办法(试行)》,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我县重点发展产业。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资企业按照外方实缴注册资本和实际到位外资不超过2%的比例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吸引外国投资者以新设、增资、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在我县设立更多外资企业总部。对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外资研发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工业设计等领域企业,按“一企一议”给予支持。(经开区、财政局负责)

  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七条政策措施

  一、加强粮食安全保障

  1.强化种粮收益保障政策的落实。全力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在前期已经发放种粮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种粮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积极争取各类扶持政策,关注灾情,主动申请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积极参与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巩固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力度,全方位保障种粮收益。(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2.切实抓好粮食收购。认真落实《河北省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方案》,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抓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协调落实收购资金,强化人员、仓容、仪器、设备等各种保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开展粮食收购专项检查,规范收购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县发改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农发行负责)

  3.强化粮油保供稳定。进一步完善粮油应急保供体系,加强加测预警,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二、加强能源安全保障

  4.推动电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淑阳镇220千伏变电站主变改扩建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改造农村电力线路9.04公里,切实保障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工业企业等用电需求。(县发改局、供电公司负责)

  5.强化电力安全调度。落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方案,强化电力供需衔接,确保电力运行平稳有序。加强发电机组日常运行管理,密切跟踪电网运行和发电企业出力情况,实行日监测日调度,提升网内机组运行水平。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电力安全管理,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督导整改。(县发改局、供电公司负责)

  6.加快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加强日常监管调度,督促各光伏施工企业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华电香河燃气能源站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运。(县发改局、经开区、供电公司负责)

  7.强化气源保障。督促百川公司与上游供气企业足额签订天然气购销合同,严格落实采暖季天然气保供应急预案,在现有气量不能满足日高峰用气时,及时采购LNG、CNG予以补充,确保民生用气。科学有效调度,千方百计保障工商业用气需求。(县发改局负责)

  关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九条政策措施

  一、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全面落实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并可根据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延长,缓交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落实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政策。在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支票、汇票、本票等非现金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工程质量等保证金,鼓励招标人对中小微企业投标人免除投标担保。研究出台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补贴政策。落实转供电环节价格政策,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严格落实收费标准下限制,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有上下限设置的,一律按下限执行。2022年6月-12月底,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收费标准降低20%,暂停收取远程费。深入开展涉企收费规范治理,严查与贷款捆绑强制收费、中间业务只收费不服务、不落实支付手续费减免政策等行为,查处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委托事项违规收费、利用行业特殊地位强制收费等行为,保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县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市场监督局、审批局、民政局、人行负责)

  二、阶段性免除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赁房屋、土地属县城投公司管理资产的,2022年普遍减免3个月租金。对2022年租期分属不同承租人的,根据不同承租人实际租期按比例减免。对于转租、分租上述房屋的,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减租政策有效传导至实际承租人;对于所属股权多元化子企业,应积极沟通协调,争取中小股东理解支持,在规范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尽快减免租金。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承租上述房屋的,再补充减免3个月租金,补充减免工作应在所在本区域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后2个月内完成。鼓励统筹各类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县财信城投公司、住建局、财政局、发改局负责)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落实免征公交客运、出租车、道路客运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2022年增值税政策。2022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减免房地产租金的出租人,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2022年12月31日前,购置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23年12月31日前,从事二手车经销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由原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改为减按0.5%征收增值税。2025年12月31日前,对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按规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契税等。(县税务局、交通局、财政局负责)

  四、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力度。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落实中央和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要求,按要求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工作。(县市场监管局、文广旅局、财政局、科工局负责)

  五、用足用好金融工具支持产业链供应链融资。做好民营小微、绿色、科创、抗疫票据再贴现“直通车”业务,满足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票据融资需求。引导银行业机构做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和邮政快递等行业金融稳贷续贷工作。进一步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县人行、银保监组、科工局、发改局负责)

  六、科学合理设置防疫检查点。高速公路防疫检查点应设置在收费站外广场以外,普通公路防疫检查点宜充分利用沿线安检站、治超站、停车场等合适位置,尽量采用港湾式检查通道。严禁在普通公路同一区段同一方向设置2个(含)以上防疫检查点。县域内没有疫情和封控需求的镇(区)之间,原则不在普通公路上设置防疫检查点。严禁擅自阻断或关停普通公路和县乡村路。公路防疫检查点要合理安排检查通道,应根据交通量的变化动态调整,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应设置复式或多式检查通道,货车占比较大的宜设置货车专用通道。待检车辆超过100米时立即启用复式检查模式,及时干预交通缓行和排队拥堵情况,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县交通局、公安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七、全力保障货车通行顺畅。严格落实查验不劝返、检测不等待、核酸不重检、政策不加码等通行管控措施,坚决防止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擅自关停问题回潮,对邮件、快递分拨中心、营业点应开尽开。严格落实货车通行政策,对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全面取消,对来自或进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的货运车辆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抗原检测为阴性的要立即放行,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通行。一旦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立即通知货车司机和前方实施管控。加强一线业务人员的培训,及时准确掌握管控通行政策,严防“一刀切”劝返和“层层加码”等问题。依托“运证通”APP办理通行证,坚持能发尽发、应发尽发,实行全程线上无接触办理,做到即接即办、日申日结。纸质和电子通行证同等效力,跨省互认,快速通行。(县交通局、公安局、发改局、科工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八、加大对仓储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持力度。深入落实《廊坊市物流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布局和重点任务,支持一批物流龙头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降低综合货运成本。聚焦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县发改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九、保障“白名单”企业正常生产。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企业对接服务和日常生产监测调度,保障要素供给,帮助解决堵点、卡点问题;将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保障其在环保达标条件下不停产不限产。鼓励各镇(区)因地制宜为“白名单”企业提供特色政策服务。(县科工局、发改局、交通局、生态环境局负责)

  关于保基本民生的十条政策措施

  一、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实施时限暂定至2022年底。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实施时限暂定至2022年底。新购首套和改善性住房的缴存人,可提取本人及其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夫妻双方累计提取总额不超过实际购房支出。(县住建局、财政局、公积金、人行负责)

  二、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统筹安排上级下达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合理分配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障农业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县财政局负责)

  三、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县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经个人申请,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对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但仍属于低收入人口或脱贫人口的,可给予不超过3个月的渐退期。在核算社会救助申请人家庭收入时,对于国家规定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奖学金、见义勇为等奖励性补助,政府发放的各类社会救助款物,以及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不计入家庭收入;对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必要的就业成本等,可按规定适当扣减。(县民政局负责)

  五、做好因疫情受困群众社会救助。根据疫情影响程度,可暂缓低保对象的动态退出,并采取增发救助金、发放临时生活补助、购买防护用品或基本生活必需品等方式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无法开展基本生产等造成家庭收入下降且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及时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落实主动发现机制,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畅通社会救助热线,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诉求,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县民政局负责)

  六、及时下达救助补助资金。完善机制,确保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县民政局、财政局负责)

  七、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或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以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县民政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局调查队负责)

  八、加强市场监测监管。加强米面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监测,在节假日、汛期等重要时段和发生疫情等异常情况时启动应急监测。加强市场巡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确保市场价格稳定。(县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负责)

  九、抓好生产流通。加大货源衔接力度,保持物流畅通,确保重要生活物资不断档、不脱销。出现疫情情况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供应,特别做好封闭管理社区生活物资配送。(县农业农村局、交通局、发改局负责)

  十、加强储备调节。落实重要物资政府储备制度,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及时组织投放政府储备。(县发改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负责)

  关于稳住全县工业经济大盘的五条政策措施

  一、保障工业企业正常生产。在发生疫情情况下,落实预警预报、分区分类管理、突发病例应对、物流运输保障和包联服务督查等工作机制,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实行闭环生产,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部省联动、区域互认和部门协同机制,优先办理通行证,保障要素供给和稳定生产;将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保障其在环保达标条件下不停产不限产。(县科工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负责)

  二、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支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对新认定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补。加强项目服务、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对新入统工业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补。对新建入统规上工业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补资金,其中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每增加1亿元加奖10万元,最高加奖30万元。(县科工局、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三、组织系列产需对接。配合省、市部门组织智能制造、家具等相关企业开展产需对接;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鼓励城市公交、环卫(清扫车和洒水车)、邮政、轻型物流配送车辆等服务领域新能源车替代。(县科工局、发改局、交通局、执法局、邮政公司负责)

  四、强化金融服务支持。深化和拓宽银企合作渠道,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制造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出便捷、低息信贷产品,降低新发放贷款利率、无抵押信用贷款、贷款快速审批发放等政策;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有关政策;围绕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优质企业开展上市辅导,鼓励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县科工局、金融办、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五、开展“为企业服务”。组织开展工业诊所“巡诊服务”等助企济困活动;组织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注册使用“河北工业企业服务平台”;落实规上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包联帮扶责任机制,为企业纾困解难,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县科工局负责)

  关于扎实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十二条政策措施

  一、保障秋收秋种顺利进行。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加大我县农机更新先进机具的速度,使用新型自走式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降低收获成本,提高秸秆离田利用率,增加农机手作业收入。“三秋”期间,石油公司对农机加油每升优惠0.99元。(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负责)

  二、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制定任务分解表,将粮食任务面积分解到各镇区,并由各镇区将任务具体分解到村、地块,确保任务面积落实到位。坚决杜绝撂荒,将“撂荒地”纳入耕地保护巡查主要内容,主动对耕地撂荒行为,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撂荒行为开展巡查,纳入日常管理。发放两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补贴款项,降低农民生产资料上涨带来的种植成本上升,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种植任务落地落实。积极向农户宣传,在不减少玉米种植的情况下,增加油料产量,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面积。资金政策方面,中央财政每亩补助150元,省级财政每亩补助50元,确保完成市下达的种植任务。(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负责)

  三、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0.5万亩,每亩补助1500元左右,实施灌溉排水和节水、田间机耕道路、农田输配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审批局负责)

  四、支持乡村建设。支持新建2个乡镇农村公厕18座,3个乡镇4个村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6个美丽乡村22个具体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着力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负责)

  五、组织涉农央企进香河。积极组织与央企对接,为央企进香河做好铺垫工作。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落实省、市有关奖补政策。(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六、支持涉农企业发展。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组织省级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联合体成员积极申报“强龙担”贴息贴费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发展。(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七、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指导制种企业科学安全用药,进行各种病害防治,根据制种企业土壤墒情指导施肥,加大宣传力度,支持种业企业积极申报“新品种保护”和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进行登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八、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支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支持蔬菜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农业生产主体,开展蔬菜生产设施建设和老旧蔬菜生产设施改造提升,打造连片高端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高蔬菜周年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综合效益。(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九、支持中央厨房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种养基地扩大规模,为建设中央厨房项目做好铺垫;对已形成的中央厨房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支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聚焦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农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2个,拨付上级资金350万元,给予单个实施主体不超过设施投资总额3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一、加强产销对接力度。开展抗“疫”助农企销售行动,加强产销对接,搭建销售平台,协调打通运销渠道,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正常产销。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导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参加蔬菜、奶业等产业发展大会,推进我县农业区域品牌创建工作,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

  十二、组织银企对接。围绕全县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开展专项对接活动,协调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和精准多元的金融产品服务。根据县级龙头企业真实有效融资需求,量身定制信贷支持成长方案,创新特色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召开项目投融资专题对接会,帮助项目建设主体用好相关融资政策,缓解项目建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银保监组负责)

  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五条政策措施

  一、稳定市场价格支持合理购房需求

  1、支持群众合理购房需求,满足群众对住房改善性需求,暂时取消购房限制措施。

  2、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北京的媒体及中介结构,宣传我县区位优势、购房政策等利好的宣传片,鼓励企业在疫情期间实施网络销售和在线看房、选房,通过“安居客、幸福里、58同城、贝壳找房”等各类互联网APP,不同程度的实现在线选房、锁房,有效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风险,从而减少疫情对房地产销售的影响。

  3、做好房价稳控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区域制定备案价格,责令各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网上售房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公开透明,对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的开发企业进行约谈,同时严厉打击房地产企业违规预售、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4、推广电子签名技术,利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技术,加快实现房屋网签备案远程办理、不见面办理。目前,我县房地产电子签名系统正在制作中,预计10月底前实现买卖合同电子签约。

  (以上由县住建局、市场监管局负责)

  二、优化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渠道

  积极推进计划外闲置公租房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盘活闲置资源,保障住房需求。“十四五”期间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00套,其中2022年200套、2023年202套、2024年200套、2025年98套。在满足保障需求的情况下,将部分房源用于棚户区(危房、城中村)改造等周转用房。(县住建局、财政局负责)

  三、充分保障引进人才的合理住房需求

  将引进人才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不受收入、户口、社保时间等条件限制,特批的特殊人才不受收入、户口、社保等条件限制。对于购买商品住房的,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县住建局、人社局负责)

  四、支持绿色建筑发展

  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通过将绿色建筑项目评价时间前置,解决绿色建筑评价时间与项目融资需求不匹配问题,支持项目及时享受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城乡建设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超低能耗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装配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项目5类绿色建筑项目,在授信额度、利率定价、贷款受理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方式建设的项目和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设的商品房项目,分别按其地上建筑面积9%和3%给予奖励,奖励的建筑面积不计入项目容积率核算,奖励政策纳入规划条件,不计入成交地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不计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县住建局、人行、银保监组、金融办负责)

  五、支持房地产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对已完成土地征收的改造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允许其启动进场施工、挖槽、桩基处理等施工许可的准备工作。(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局负责)

  关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

  一、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加快推进安石路(运河大道—冀京界段)建设工程、国道G230通化至武汉公路钳屯弯道至老夏安线段建设工程、潮白河右堤路(赶水坝—通武线段)养护改造工程、连村道路养护改造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做到进度每日统计、每周上报、每月督导,力争早日投入运营。(县交通局、财政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镇(区)负责)

  二、推动新开工项目尽早实施

  优化审批流程,保障用地等要素支撑,科学组织,全力推动新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国道G230安运桥项目完成2022年6月底前开工的目标要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力争年内完成3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县交通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务局、财政局、住建局、经开区、安平镇、钳屯镇负责)

  三、推进“十四五”时期成熟项目2022年内应开尽开

  加速推进“十四五”项目落地实施,通过强化政策举措、扩展资金渠道等方式,全面推进通宝路项目前期工作。同时,积极与北京方面对接沟通,力争项目早日落地实施。(县交通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审批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有关乡镇(区)负责)

  四、推动交通物流畅上加畅

  严格按照防疫政策要求,不限制来自无疫情风险地区货运车辆和符合条件的货车司乘人员通行;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货运车辆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保障通行顺畅,力促货运量快速增长,全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入开展关心关爱货车司机行动,为其提供送温暖服务,并依法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县交通局、发改局、科工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各镇(区)负责)

  五、扎实推进路衍经济发展

  积极谋划路衍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支持桥下空间资源利用,推动路衍经济发展。(县交通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水务局、各镇(区)负责)

  六、加强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特别是通武线、通宝路等重大项目,积极与交通部、省交通厅、市交通局对接沟通,及时了解最新政策,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通宝路、运河大道北延等协同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协同发展专项资金和交通厅跨界道路专项资金支持。(县交通局、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八条

  政策措施

  一、对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进行“贷款贴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央企、国企及知名企业到香河投资文旅项目,突出引进和支持全域旅游、乡村文化振兴、民宿、运河文旅融合等项目。对符合全省文化和旅游重大战略工程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地方引领带动项目、融合示范新业态项目等,每年向省级安排的“贷款贴息”资金2500万元中申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在建或已初步完工的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经相关部门逐级审核认定后,每个项目贴息金额不超过项目贴息期内(一年度)所付利息的60%、补助资金不超过100万元。(县文广旅局、财政局负责)

  二、对重点文化和旅游单位实施“以奖代补”。鼓励景区实施升级活动,引导万亩荷塘、运河码头参加景区评选,鼓励第一城升级为5A级景区或旅游度假区。一是对新获评的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分别申请省级奖励资金100万元。二是对新获评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五星级旅游饭店、国家甲乙级旅游民宿、国家4C以上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分别申请省级奖励资金25万元。(县文广旅局、财政局负责)

  三、切实减轻旅行社经营负担。

  加强对旅行社的政策宣传走访,召开专题座谈活动。

  (一)实施责任保险专项补贴,对2022年度投保旅行社责任险的旅行社,积极为其争取省级补贴,经逐级审定后,据实全额返还责任险保险费用。(县文广旅局、财政局负责)

  (二)加快推进旅行社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替代现金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切实减轻旅行社负担。(县文广旅局、银保监组负责)

  (三)对享受暂退保证金政策的旅行社,向市文旅部门申请暂缓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补足保证金期限为2023年3月31日。(县文广旅局负责)

  四、支持旅游演艺企业发展。2022年,对持续稳定演出、具有良好市场影响力的旅游演艺企业,根据接待游客数量、从业人员数量、演出收入等指标,积极向省级推荐,鼓励引导旅游演艺企业参加全省旅游演艺企业综合考评,争取列入全省前15位,获得省级奖励资金30万元。(县文广旅局、财政局负责)

  五、加大文创企业支持力度。开展文创评选活动,多角度增强文创企业发展信心。一是鼓励文创运营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争取发展成为省市级重点文创运营服务平台。二是根据平台企业文创和旅游商品研发、生产、营销、品牌策划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争取符合上级要求,并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支持。三是鼓励文创和旅游商品示范购物店建设,争取年内新建购物店1家以上,根据商品种类、商品品质、产品特色、经营状况、环境设施、管理服务等指标申请省级进行综合考评,争取省级最高不超过10万元资金支持。(县文广旅局、财政局负责)

  六、支持旅行社、酒店拓展经营业务。支持旅行社在现有经营许可规定的业务范围基础上,增加会议展览和礼仪服务等经营范围。一是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会展活动及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党建培训等活动,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相关事项,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要求,合理确定预付款比例,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旅行社支付资金。二是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县发改局、文广旅局、财政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金融赋能作用。

  (一)举办文旅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对接活动,联合全县各家金融机构,开展景区经营权、门票收入权质押等融资服务,对文化科技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人才贷”等金融服务,推出“善营贷”“e抵贷”“景区开发建设贷”“景区收益权支持贷”等文化和旅游特色金融服务产品,提高文旅企业融资便利性。(县人行、银保监组、文广旅局负责)

  (二)引导金融机构成立文化和旅游专项业务部门或文化和旅游支行,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精准服务指导,推动文化和旅游贷款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三)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续贷条件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按正常续贷业务办理,不得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保持合理流动性。(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四)鼓励金融机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经营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县人行、银保监组负责)

  八、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将文化和旅游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对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建设项目用地,可以实行点状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布局开发。文化和旅游项目中,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改变原用地用途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县自规局、文广旅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关于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用地政策措施

  一、实行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企业申请产业项目用地,鼓励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灵活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方式供应土地,降低企业用地初始成本,满足土地市场变化需求,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二、激励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企业在现有工业用地上新建、扩建生产性用房或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容积率的,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三、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国家支持产业、行业的,可享受在5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四、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实行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告知承诺制。小微企业作出书面承诺书后,免收相应的不动产登记费;个体工商户凭工商营业执照直接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发改局、科工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五、支持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新产业工业项目用地的生产服务、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比例不超过15%的,仍按工业用途管理。科教用地可兼容研发与中试、科技服务设施与项目及生活性服务设施,兼容设施建筑面积比例不得超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5%,兼容用途的土地、房产不得分割转让。(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教体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六、简化项目用地审批。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规则、不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以下使用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项目,可按原地类认定和管理,不再办理转用征收手续:旅游项目中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经市县相关部门认定为仅在年度内特定旅游季节使用土地的乡村旅游停车设施,不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生态与景观环境、不影响地质安全、不影响农业种植、不硬化地面、不建设永久设施的;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的特定功能区,使用未利用地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固化地面的;对利用现有地形建设冰雪场地设施,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生态环境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七、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审批。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带方案出让土地的工程建设项目简易审批模式,土地出让后即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同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手续。优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划拨供地合并办理流程,对于以划拨方式供地的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完成审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建设单位同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局、住建局、执法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八、开展预告登记转让。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对房屋建设工程已投资额未达到总投资额25%,尚未被认定为闲置土地的,按照“先投入后转让”原则,允许交易双方先行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办理预告登记。待达到法定转让条件后,再依法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

  建设项目转让前未实施建设行为且未办理规划、建设手续的,可凭“预告登记证明”办理项目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建设项目转让前已办理规划、建设手续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后,应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办理项目规划、建设变更手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九、推动预售商品房预告登记业务。防止“一房两卖”,协同防范金融风险,支撑房地产市场调控。依法压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主体责任,逐步推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以及与购房人签订新建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增加“交房即交证”“预告登记”相关约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十、高效便捷开展不动产登记。设置“一站式”联办窗口,将不动产登记和房屋交易监管、缴纳契税所需的申请材料编制形成统一的申请材料一次性告知单向社会公布。不断加强“一窗受理”平台应用,增加使用平台窗口数量,使“一窗受理”平台应用比例持续提高,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前移至银行网点,进一步提升不动产服务效能和便利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税务局、住建局负责)

  关于稳住经济的八条环保政策措施

  一、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制度

  一般性激励政策: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半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

  重点激励政策: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的企业,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一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

  (以上由县生态环境局、税务局、统计局负责)

  二、实施“零罚款”生态环境执法

  今年三季度,生态环境执法采取告知提醒、整改承诺帮扶方式,除恶意违法情况外,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不得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做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非故意不罚。(县生态环境局负责)

  三、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

  今年三季度,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开展问题整改。(县生态环境局负责)

  四、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

  开通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各部门积极对接,加强对项目的服务和指导。简化审批流程,推进“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实现一网通办工作机制。县级审批的环境影响登记表随到随办,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国家法律规定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由6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县生态环境局负责)

  五、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和企业问题“一次清·大帮扶”活动

  环境执法人员定期深入企业,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宣传服务活动,宣传解读省市环保帮扶举措。重点对全县污染源动态数据库中1153家企业开展企业环境问题“一次清·大帮扶”行动,帮助企业查找环境风险隐患,破解企业污染治理难题。对帮扶活动中发现的环境问题不做笔录、不罚款,能立行立改的现场指导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签订整改承诺单。(县生态环境局负责)

  六、积极争取国、省政策支持项目和资金

  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全面了解国家和省对口支持的项目和资金政策。按照《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文件要求,鼓励各有关部门积极申报符合要求的项目,为推动全县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打下坚实基础。(县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务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七、大力引导发展环保产业

  开展全县环境保护产业调查工作,做到摸清底数,掌握情况。鼓励企业之间资源整合,扩展业务渠道,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县生态环境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八、深化排污权政府储备和交易改革

  完成排污单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污权确权,建立全县排污权确权台账。支持帮扶企业开展污染深度治理、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获取可交易的排污权,扩大政府储备规模。协调做好工业企业、建设单位和排污权交易中心的工作沟通,服务企业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县生态环境局负责)

  关于科技支持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的十一条

  政策措施

  一、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

  1.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申报。按照省、市政策要求,加快落实上级政策资金。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择优筛选一批科研项目推荐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揭榜挂帅”项目,争取更多上级扶持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攻关,助力大学生稳岗就业。(县科工局、财政局负责)

  2.加速科技型企业培育。集中精力深入挖掘,加快筛选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示范带动性强的企业,指导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落实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补资金,同时县财政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补。(县科工局、财政局负责)

  3.加快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企业牵头,联合中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施创新性强、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建设面向省重点产业的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县科工局负责)

  4.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县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奖助;对新获批的市级研发机构,县财政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县科工局、财政局负责)

  5.加快完善一批创新创业平台。支持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市场化建设、一区多园协同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水平。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县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奖励(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的奖励50万元);对新备案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县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奖励(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的奖励30万元)。对同一场地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的同一主体不重复奖励。(县科工局、财政局负责)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6.积极参与金融系列活动。积极响应省组织的“政银联动助力科技园区”专题活动、科技金融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及“一体两翼”提升行动等系列金融优惠举措,尤其优先组织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大的科技企业参与活动,探索与金融机构新型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力争让科技企业真正享受到金融政策扶持。(县科工局负责)

  7.强化担保贷款作用。充分发挥鼎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担保贷款业务,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切实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全年担保贷款1.2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15家以上。(县科工局负责)

  三、落地一批服务企业举措

  8.大力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联合税务部门向企业精准送达减免税政策,简化优惠办理程序,由事前报送改为留存备查,优化退税审批流程,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县税务局、科工局负责)

  9.积极申领省级科技创新券。按照省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券支持对象和范围、扩充创新服务提供机构、增加创新券兑付额度新机遇,积极组织符合条件企业申领省级科技创新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县科工局负责)

  10.加速科技成果推送对接。定期征集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直通车、创新挑战赛、项目路演等活动。依托河北百纳信达科技有限公司省级技术转移基地,结合县域产业需求,组织开展2场以上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邀请资深科技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 (县科工局负责)

  11.推进科技人才培育。加强与域外高校、院所和科技园区联系合作,积极组织各类科技人才交流活动,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特区。加快出台《香河县优秀人才暨科技创新人才评选实施方案》,力争评出一批服务县域经济、造福社会群众的实干型创新人才。积极推荐优秀科技人才申报市级以上计划项目,加速人才成长提升。(县科工局负责)

  关于扶持企业上市的十一条政策措施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支持企业上市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全县企业上市工作。每年确定1至2家目标上市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及时协调解决企业上市中的问题。按照“企业自愿、政府服务、有效对接”的原则,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强化主动服务,积极为股改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步伐。科工部门建立考核机制,对确定的目标任务不定期进行督促落实,督导考核结果在全县通报并作为乡科级班子考核的重要参考。(各镇(社区)、经开区、县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

  二、大力营造浓厚氛围。科工部门会同有关镇区,通过集中宣讲、外出学习、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两次上市培训活动,深入开展普适化政策宣讲,为处于上市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企业开设定制化课程,同时县委党校干部培训增加资本市场相关课程,让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支持上市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和网络新闻媒体积极宣传企业上市工作,大力营造合力推进企业上市的浓厚氛围。(县委党校、科工局、融媒体中心负责)

  三、不断培育上市梯队。县科工局和各镇区对照入库标准,深入挖掘、全面摸排,于每年3月底前向县金融办推荐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县金融办组织筛选20家左右企业纳入上市企业储备库,培育基础梯队,按照拟上市板块和近中远期上市目标进行梯次动态管理,每年根据实际进行增补和退出。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对入库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已启动上市工作的企业,根据股改、辅导、审核、注册等4个关键阶段重点给予政策倾斜,为企业顺利上市提供高质量服务。(各镇(社区)、经开区、县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

  四、落实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改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个人股东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期缴税计划,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分期缴纳,并报税务部门备案。税务部门对拟上市企业依法给予最大限度支持。(县税务局负责)

  五、引导各类基金加大对后备企业投资。组织入库企业借助各类路演平台进行路演,推动企业与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对接合作,引导各类私募基金加大对后备企业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扶持我县企业上市。(县财政局、发改局、科工局、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六、引导银行业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县科工局会同有关镇区,借助“信易贷”等平台,定期发布上市后备企业融资需求,组织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常态化对接。实施上市后备企业“重点联系行”制度,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上市后备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在授信额度、利率和期限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创新丰富产品体系,加大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对拟上市企业给予大力信贷扶持的金融机构,在每年银行业机构评价中酌情加分。(县人行、科工局、金融办、银保监组、各镇(社区)、经开区负责)

  七、优化上市激励政策。在落实省市上市激励政策的基础上,明确县级奖励扶持标准如下:①对申请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150万元资金扶持。对申请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与具有证券执业资质中介机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签订上市服务协议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给予20万元;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上市辅导备案后,给予30万元;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并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给予100万元。对申请在上海股权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的,企业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后,给予100万元;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并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给予50万元。②对在境外主板、创业板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主板上市企业150万元、创业板上市企业100万元资金扶持。经境外证券交易所管理机构正式受理申请材料的企业,给予30万元;对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一次性给予剩余扶持资金。③对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分阶段给予50万元资金扶持。与具有证券执业资质中介机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签订挂牌协议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给予10万元;成功挂牌后给予40万元。④对在石交所完成股改挂牌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资金扶持。⑤对通过借壳上市且主要经济贡献在我县或将外地上市公司迁至我县的企业,视同首发上市,按照相应标准给予资金扶持。对转入高层次板块的企业,按照新转入市场扶持标准补齐差额。执行过程中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政策变化调整补助时间节点。(县科工局、财政局负责)

  八、汇聚政策合力。对后备企业在辖区内投资新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进行技改升级、增资扩产,审批、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优先办理备案核准和用地、环评、能评、安评等前置行政许可手续。发改、科工等部门在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后备企业。(各镇(社区)、经开区、县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

  九、优化政务服务。企业上市需要出具合规证明的,各相关单位应在企业申请办理时一次性告知企业所需提交材料,能够当场办理的当场办理;无法当场办理的,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应及时通知企业,不能出具证明文件的应向企业书面说明情况,并报县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对已进入辅导期企业非重大违规行为要及时指导、纠正并帮助整改,避免以罚代管。对拟上市企业作出行政处罚的,相关部门依企业申请对该处罚行为是否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予以认定,报县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再行处罚。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上市中介机构就企业上市事项申请访谈的,有关部门积极予以支持、配合。(各镇(社区)、经开区、县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

  十、实行问题清单责任制。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权不明晰、证照不全等不规范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规范和完善。对特殊历史遗留问题,要坚持新官理旧账,制定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本着尊重历史和解决问题的态度,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办法,全力推动解决,确实难以解决的要及时报县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对拟上市企业在历史上存在国有股权或集体股权变更、解除挂靠集体企业等情况,确需市政府出具确认意见的,由企业主管部门向县政府提出意见,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报市政府出具确认意见。在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中遇到的土地、房产、对外担保等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职能部门要勇于担当,有效解决“瓶颈”问题,对于过来工作中因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政策界限不明确等情形而出现的工作失误或过失,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县监委、审计局、各镇(社区)、经开区、县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

  十一、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建立领导联系上市公司工作机制,注重倾听上市公司声音,了解上市公司诉求,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主业开展并购,以上市公司为龙头,发展产业集群,持续强链补链延链。研究出台支持辖区上市公司首发及再融资募投项目落户优惠政策,保障企业合理用地需求,在项目立项、环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上市公司规范健康发展,严格风险管控,遵循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形成“有进有退、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发展格局。(各镇(社区)、经开区、县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

  

  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

  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十九条政策措施

  一、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吸纳毕业两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一定数量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予以倾斜。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政策。对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扩岗补助和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不重复享受。建立中小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和申报兜底机制,可在档案存放地、工作地申报职称评审,首次参评可以一步到位申报相应级别的职称。对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组成的高层创新人才团队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通过项目资金、优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新创业注入新活力。指导企业规范发布招聘信息,推进公开招聘。(县科工局、财政局、人社局负责)

  二、挖掘基层就业岗位。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需求,统筹开发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回原籍就业。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可拿出一定比例岗位面向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对报考乡镇基层岗位的,可适当放宽年龄、专业、学历限制,降低开考比例,视情况增加招聘次数。(县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教体局、财政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团县委负责)

  三、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初次创业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等载体要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照灵活就业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不超过其实际缴费数额2/3的社会保险补贴。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主动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免费创新创业场地和设施,组织交流实践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对能够提供200平米以上场地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免费使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优先推荐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县发改局、教体局、人社局、科工局、财政局、人行、税务局、市场监管局负责)

  四、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机关事业单位挖掘编制存量,统筹自然减员,加大补员力度,今明两年继续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硕士、博士研究生可采取选聘方式纳入事业编制。深化落实基层法官检察官助理规范便捷招录机制,畅通政法专业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司法机关就业渠道。支持承担各类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企业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合理安排事业单位招录(聘)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时间。在2022年12月31日前可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积极宣传、动员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县委组织部、人社局、法院、检察院、教体局、科工局、公安局、人武部负责)

  五、增加见习岗位。2022年征集见习岗位340个。对见习单位按规定给予不超过当地最低工作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后留用率超过50%的,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见习人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实习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加项目研究的,视同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起计算。实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广泛开展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教体局、科工局、财政局、团县委、工商联负责)

  六、增加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发设置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卫生防疫等公益性岗位,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兜底安置。(县人社局、教体局、财政局、民政局、卫健局、残联负责)

  七、加强困难援助。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建立帮扶清单,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及时发放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促进其就业创业。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面向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结对帮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支持举措,延期期间不计复利、不收罚息、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县教体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人行、团县委、残联等负责)

  八、优化招聘服务。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专项行动,发挥“廊坊就业”小程序和“香河人社”微信公众号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归集机制,广泛收集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重大项目等岗位需求计划,及时向社会发布并动态更新。扩大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千校万岗”、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招聘平台和活动影响力。(县教体局、发改局、人社局、团县委、工商联责)

  九、做好实名服务。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强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实施实名制动态管理,持续跟进就业服务。运用线上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摸排等各类渠道,与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普遍联系,为每人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县人社局、教体局负责)

  十、维护就业权益。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市场机构招聘行为监管,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法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售卖简历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治理付费实习、滥用试用期、拖欠试用期工资等违规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处理方式,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对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及时向高校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县教体局、公安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妇联负责)

  十一、稳妥有序推动取消就业报到证。自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县委组织部、人社局、教体局、公安局负责)

  十二、提供求职就业便利。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环节,取消离校后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手续。教育部门要健全普及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方便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对延迟离校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县教体局、公安局、人社局负责)

  十三、规范做好档案转递工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沟通衔接,及时接收符合转递规定的学生档案。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服务机构名录和联系方式。(县委组织部、教体局、人社局负责)

  十四、健全毕业去向登记制度。高校毕业生到我县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和毕业生本人授权,提供毕业生离校时相应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服务。(县教体局、人社局负责)

  十五、推进落实体检结果互认。各医疗机构要本着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平等就业权利的原则,指导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岗位实际,合理确定入职体检项目,不得违法违规开展乙肝、孕检等检测。同时按照国家出台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推动体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影像检查资料共享。高校毕业生近6个月内已在合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的,用人单位认可其结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用人单位或高校毕业生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经协商可提出复检、补检要求。(县教体局、人社局、卫健局负责)

  十六、加强青年就业服务。强化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失业管理服务责任,允许到本地就业创业的往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毕业生及失业青年进行求职登记、失业登记,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县人社局、团县委负责)

  十七、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扩大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拓展学徒培训、技能研修、新职业培训等多种模式,积极配合省市及有关部门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全面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规范职业资格管理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需要学历学位证书作为报考条件的,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允许先参加考试评定,通过考试评定的,待取得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后再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县人社局、教体局、财政局负责)

  十八、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优势。依托全省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巩固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化服务水平,优化人力资源市场准入,支持更多优质机构进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就业服务需求。积极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在有效促进就业尤其是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多门类、多业态、多渠道的就业综合服务。加快清理各种不合理限制,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顺畅有序流动。年内实现服务企业数量和帮助就业人数大幅增长。(县人社局负责)

  十九、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立足职责,密切配合,加强督导检查,同向发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快政策落实。大力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出征仪式”等典型宣传活动,开展就业政策服务专项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事业发展中,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关于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八条措施

  一、充分利用司法所矛盾排查、人民调解的职能及时化解涉企争议纠纷。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合相关单位,深入工业园区、企业以及生产车间,围绕生产经营、劳动用工、合同纠纷、债务清理等开展专项排查,分析苗头倾向,预测发展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引导涉企纠纷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理性反映诉求、有序维护权益,依法及时稳妥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好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作用,加大对涉企纠纷的化解力度。

  (以上由县司法局、各镇(社区)、经开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二、开展“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月”活动。在全县律师队伍中选取业务精、能力强的专兼职律师组成“八五”普法讲师团,深入到各企业开展“法律进企业”宣传活动。以家具城为平台深入开展“法律进市场”宣传活动,创建“诚信守法示范市场”、“公平守信示范市场”,为营商环境创造良好法治氛围。

  与工商联组建联合法律工作委员会,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有效的提供法律服务,协调开展“千所联千会”活动,与县域各家商会建立联系机制。(县司法局、各镇(社区)、经开区、工商联、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三、对涉及企业及职工的行政复议案件,积极转变办案理念。在依法复议的基础上,将复议调解、促进和解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积极搭建平台,组织调解和解。力促当事人进行充分协商与沟通,以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审查为前提,妥善处理涉企业复议案件。做到立案时充分沟通、析法明理,引导当事人优先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审理中通过组织召开协调会等方式充分听取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双方意见,把法律法规摆在前,确保调解客观、公正;结案后,积极督促行政机关落实行政复议决定,避免矛盾反复和激化。

  对于涉及企业及职工的行政复议案件,优化办案流程。受理前,做到申请材料一次性告知,避免企业及职工“反复跑”,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的案件繁简分流方式,以简出效率、以繁出精品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有效化解涉企业的行政争议。(县司法局负责)

  四、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提供限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对于涉企的公证,实行优先安排、优先服务,保障公证法律服务时效。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实行双休日、节假日预约办事制度。实行特事特办制度,企业有特殊紧急情况时立即办理,为企业办理相关事项提供快速便捷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

  挂牌成立公证处入驻法院的司法辅助中心,尝试开展“法院+公证”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公证制度的基础性司法资源优势,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县司法局负责)

  五、强化合法性审查机制保障。制定出台《香河县法制审查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党政机关法制审核机构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法制审查机制,将“法治化+标准化”落到实处,力促合法性审查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高效。同时,要求全县党政机关建立健全法制审核机构,配齐配强审核人员,充分发挥法制审核预防监督纠错职能,有效规范依法决策行为,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以法治的力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县司法局、各镇(社区)、经开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六、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按照新出台的《廊坊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要求,逐步开展备案报告、备案说明、备案审查意见书、备案目录报送等各方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做好县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报送备案以及对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加快推进我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尤其是针对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要紧紧围绕企业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推动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县司法局、各镇(社区)、经开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七、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为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制定《香河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编制试点事项目录,细化任务措施,明确时间节点。

  在《河北省保留证明事项基本目录》之外的证明事项,各部门不得再要求开具。《河北省第一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所列证明事项,一律按照告知承诺的办理方式予以调整。(县司法局、各镇(社区)、经开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八、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由司法、编制、人社部门联合组织对执法人员身份、在岗情况、业务水平进行严格的审查清理,确保全县执法人员身份合规、业务精良,能够有效地落实各项行政管理职能,尤其是管理、服务企业职能。

  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过评查,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面好的经验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在全县范围全面推广;对反面案例要认真剖析,举一反三,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保障良好的营商秩序。(县司法局、人社局、编办、各执法单位负责)

香河县对经济开发区发展奖励激励的五条

政策措施

  (略)

相关政策解读链接:香河县扎实推动全县经济运行一揽子政策措施政策明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