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助企纾困

香河县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香河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2/24

市政府: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2024年荣获“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称号。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我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各项工作。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扎实开展集中宣讲和专题培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坚持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出台《县委全面依法治县2024年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三是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职责。深入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扎实开展年度述法工作。在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上,部分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述法,当面接受点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提交书面述法报告,实现述法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增强治理效能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依法规范政务运行。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制定出台的各类政策文件、规章制度均经过司法部门合法性审查,确保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及时妥善办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动态调整基层执法权下放清单,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特别是在大气污染治理、耕地保护等方面,重拳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坚持“宣教也是执法”的理念,以实施“八五”普法为抓手,结合城乡环境整治、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等工作,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开展“法律九进”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各项法律法规,切实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紧盯关键环节,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以科学规范的制度为抓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依法行政水平有力提升。一是政府行政决策更科学。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执行《香河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严把决策程序关口,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决策风险;科学管理行政规范性文件,持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清理与备案,2024年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保留29件、失效6件、废止4件;健全合法性审核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部门+法律顾问+司法局”三级合法性审核机制,非经合法性审核不得提交政府常务会审定成为刚性约束。今年以来,审查政府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以及提供法律意见建议等涉法事务共56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16件。二是行政执法行为更规范。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制度,全县执法部门分别制定了《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设置行政执法企业监测点121个,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20名,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开展专项督察,县司法局与县纪委、审批局联合开展“执法权下放后基层执法缺失问题”小切口整治工作督导,进一步促进执法规范;开展“阳光执法”企业赋码工作,做到“一企一码”“扫码执法”“系统之外无执法”,堵住执法不透明漏洞,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三是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强化府院协同联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在全县各镇(社区、园区)共设立13个行政复议咨询点,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注重复议调解,依托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工作机制,形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新格局,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和成效不断提升。

  四、聚焦优化服务,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全面建设法治香河。一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高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合规发展能力;定期组织法官深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法律巡诊”活动60余场次,帮助企业解决法律疑难问题;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依法打击涉企犯罪,审查逮捕6件7人,审查起诉15件39人;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用部门联动代替企业跑腿;政务服务“跨区通办”取得突破,与副中心设立“跨区域通办”窗口,升级“跨区通办2.0”,建立线上线下协同办理机制,通过“跨区通办2.0”系统已完成公司登记、交通运输证等业务咨询受理300余件,其中与北京业务部门连线咨询110余次;获批省级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开展“科技金融助企行”等政银企对接活动,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开办时间压缩至3小时,全县新增市场主体9694家,总量达到5.8万家,我县被确定为省级“帮代办、上门办”文明实践试点和“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试点;2024年4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在香河县政务服务中心揭牌投用,北京市、廊坊北三县在政务服务领域全面实现深度共融、互通,北京市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和廊坊北三县29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区域通办”。二是社会治理扎实有力。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2024年排查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1656件;成立知识产权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完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开展“送法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学生到县法院实地观摩,举行“模拟法庭”,“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开展《社区矫正法》宣传4次,发放宣传材料2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00余次;组织法官干警走村入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700余人次,发放便民联系卡1万余张、宣传图册2万余份;常态化抓好燃气、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隐患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推进“靖安2024”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三是公共法律服务普惠高效。持续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2024年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4万余份,培训乡村“法律明白人”883名;畅通法律援助渠道,2024年接待来电来访190余人次,指派办理援助案件401件,法律帮助案件276件;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深入各镇开展法律宣传13场,为弱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52件;充分发挥公证便民作用,2024年办结绿色继承案件139件,服务三农案件1024件,延时服务1704人次;组织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围绕营商环境、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出台法治便民利民政策措施,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及省市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特此报告。

  香河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4日

  (联系人:陈大勇;联系电话:8319713,15931638656)